1.调摄精神
《*帝内经》中说: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 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亦可百岁。”中医学强 调精神活动对人体的 影响,积极、乐观、向上 的精神情志活动可促 进人体的正常气化;而 消极、悲观的精神活动 会使人体的气化功能 失常,导致抗病能力下 降,这样就容易导致疾 病发生。现代医学也证 实,大脑与免疫系统之 间有化学物质在传递 信号,不良的情绪刺激 可导致体内激素分泌 失衡,导致免疫系统失 调。
2.节制饮食
进食时间要有规 律,养成定时、定量的 习惯。饮食要有节制, 不可过饱或过饥。饮 食搭配要科学合理, 不可偏食,也不可五 味偏嗜。
3.起居有常
中医非常重视起 居作息的规律性,认为 人要适应四季的变化, 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 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 健康的目的。比如,冬 季是万物阳气闭藏的 季节,要早睡晚起,这 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 阳气的法则。违背这一 法则,就会影响到肾脏 功能。
4.顺应自然
《保命全形论》中 指出:“人以天地之气 生,四时之法成。”意思 是人的生活规律必须 顺应四季变化,以免 引发疾病。一年中,阳 气有生、长、收、藏的变 化过程,应该根据阳气 的变化,适时调整,以 顺应自然。 (任纪海/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