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此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添加到百度搜藏添加到百度搜藏
 试试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类旅游
 初夏来临 保健养生的方法
 夏天将至 注四调养
 朔日防病与养生
 立夏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饭后要做的养生三件事
 自律养形无伤身心
 养生 步是要心志安闲
 茶既是饮料 防病健身药食一体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夏季养生之道

平补暖胃又散寒 补冬不如补霜降

时间:2015-1-22来源:不详 点击数:

    霜降吃柿子,鼻涕不再流;进补吃羊肉,怕燥换黑豆;暖胃又散寒,可选胡萝卜;要想身体壮,记住两个字——平补。

    10月23日为霜降,秋季 一个节气。在桂林,虽然清晨还见不到寒霜,但天气明显转冷,日常饮食起居都要随之调整。

    早睡早起要懂“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解释“霜降”的:“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秋季 次出现霜冻称为“初霜”。由于桂林地处南方,气温较高,初霜一般在阳历十二月份左右才会出现。即便如此,随着暮秋的来临,桂林昼夜温差有时可达10℃以上,早晚一定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与草木一样开始由“收”转向了“藏”。日常起居仍以早睡早起为宜,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此外还需保持情绪平稳,避开深秋肃杀悲凉之气的影响。

    补冬不如补霜降

    霜降时节,正是恭城月柿丰收上市的季节。在很多地区都有霜降吃柿子的民俗,认为“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润肺、止血、和胃的功效。此时的柿子已然熟透,皮薄肉甜,营养价值很高。但柿子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容易造成胃部结石,不宜多吃,尤其不可空腹食用。

    民谚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冬补”不如“秋补”。这是因为霜降是秋季与冬季间的过渡节气,这时进补相当于给“冬补”打基础。基础牢固,冬补才有效率。

    此时进补还不宜动用辛热之品,体质虚寒之人吃吃羊肉、兔肉倒是未尝不可。此时还可多吃点性温热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等,或是服用一些滋补粥汤,如红枣黑米粥、白果老鸭汤等。

    平补暖胃又散寒

    说到进补,霜降时期要以“平补”为主,重在暖胃散寒。霜降期间,脾胃功能正处于较为旺盛的时期,再加上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脾胃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

    同时,健脾胃也是进补的需要。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吃下去的补品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就得看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此时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甘蓝、红薯、花生等,达到养胃暖胃的目的。

    如果此时出现轻微的胃部胀痛,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根手指按压中腹部的天枢穴。按两分钟左右,即可缓解消化不良、胃胀、腹痛等症状。

------分隔线----------------------------